该拿的年终奖也拿了,该投的简历也都撒出去了,跳槽吧。
金三银十的招聘季已经到了。黄金三月,求职者开始发力寻找新的工作机会,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薪酬待遇,自然是绝大部分人“跳槽”的主要诉求。而要想找到更好的工作,熟练运用求职网站(或app应用)是前提。
“互联网招聘虽然方便,但找到好的岗位却真不容易。”忙着四处面试的程序猿胡浩森告诉懂懂笔记,这一阵子各类招聘网站和app应用让他目不暇接,于是在朋友推荐下,他安装了一款名为“某直聘”的求职app。
至于朋友为何安利他,主要是因为该应用在宣传中宣称:求职者能够与企业老板直接沟通,并通过这种高效的方式,让双方对彼此都有初步的了解。
“相比传统冷冰冰投递简历的求职方式,聊天的直聘或许更有温度。”联想到自己前几次面试过程中,专业技能总被业务不精的hr埋没,甚至没能见到部门负责人就被淘汰下来,因此森浩认为,“直聘”或许会是一种更加公平、高效的求职方式,“绕过(不专业的)人资,直接和老板接触,能够减少被‘误杀’的可能性。”
那么,在直聘平台上“聊天”找工作,究竟效果如何?文中部分求职者的遭遇或许不具备代表性,但至少能让读者朋友们对于这种“热闹”的求职模式,获得更多的了解。
hr当道的“老板直聘”变了味
精心编辑了个人简历之后,森浩在app上向心仪的企业投递了求职意向。他希望“伯乐”能够通过直接的在线沟通方式,发现自己这匹“黑马”。
从理论上讲,通过“聊天”求职者能够了解到意向企业是否符合个人的职业规划,而企业主也能发现求职者的技能是否能够满足自己需求。高效的沟通,确实可以提升企业捕获人才的效率、降低投入的成本,同时大量节省了双方的时间和精力。
“但是很奇怪,真正关注招聘信息的老板很少,就连部门经理也不多见。”浩森发现,很多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的主体,只要是稍微有点规模(15人以上),和他进行直接沟通的就很少是企业负责人,更多的是hr或hrm。而沟通的内容,几乎都是在确定面试时间。“说实在的,这样的直聘和传统的招聘网站有什么区别?只不过是分发面试邀请的渠道改变了而已。”他无奈说道。
在浩森看来,直聘的流程本该比传统招聘平台更加扁平化,省去面试中复杂繁琐的多级考核机制,确保企业主与应聘者间的信息对称。但在现实中,直聘平台却依旧被大量的hr“占领”,招聘手法与模式仍十分“守旧”,求职过程的直观感受并不比普通的招聘网站来得直接。
而同样通过某直聘app求职人事管理工作的李敏,不仅感受到同样的守旧,甚至还受了一肚子气。她告诉懂懂笔记,平台上部分企业的hr,除了观念守旧,还总能给到应聘者一种“盛气凌人”的感觉。
“和这些hr沟通,不能提太多问题,否则就会被呛。”她记得自己上周在与平台上的一位hr沟通时,想让对方多介绍些企业的背景,但却被敷衍的告知,到百度查询即可。
因为觉得这位hr并不专业,所以李敏提出希望和部门负责人,或者公司负责人直接沟通,但当即就被拒绝。对方认为李敏在行为上是看不起自己,怀疑自己的业务能力,语气随即不客气起来,“这不是个案,这上面很多hr都有这样的毛病。”
既然是“换工作要跟老板谈”,那为何连“直接沟通”的要求都不能提呢?这让李敏很是郁闷。她较真地统计了这样一组数据:自己在平台上所投递的企业中,仅一成企业能够与老板直接沟通,并且都是规模比较小的初创企业(约10人以下规模)。能够与部门负责人沟通的,也不会超过两成,剩下的基本上都是hr在处理相关的求职意向。
“到后来,我和周围用这个直聘app的朋友,都养成了非负责人(交流)不投简历的习惯。”她无奈说到。
为了谋求更好的工作,许多求职者都选择了“直聘”模式。但是往往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后发现,所谓的直聘,都只是带有“即时通讯”功能的网上招聘平台。最终,没能直面boss,反而被hr敷衍、忽视的求职者,内心自然会有落差。在求职的感受上自然也会大打折扣。
但是,直聘平台的乱象或许远不止如此。
低门槛准入让求职者犯难
去年,在经历了一系列令人悲痛的事件之后,很多直聘类台都纷纷加强了招聘企业资质的审核,杜绝非法机构的虚假招聘信息。此举的目的是希望从机制入手,杜绝虚假招聘现象的产生。
但实际上,随着直聘平台加强自查,那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机构也加强了“伪装”。有些看似正规、证照齐全的企业,其实还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甚至类似传销机构这样的“伯乐”仍藏身其中。而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应届生ally,就险些深陷其中。
“我是在直聘平台上找到这家企业的,因为看到老板表示是自己直接招人,所以就想试试。”虽涉世未深,但她却很谨慎地在“天眼查”上查询了该企业的资料,发现这家注册资本500万的电商平台,经营正常、没有违规,法人也正是发布“直聘”的杨姓老板。于是她放心地投递了简历。
虽然这个岗位要求本科学历,但只有大专文凭的ally却很快就收到了老板的回复。在经过简单沟通之后,对方邀请ally到位于罗湖一栋甲级写字楼里的公司总部面试,洽谈薪资等事宜。
“我(大学)学的是电子商务,一开始就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,觉得真的很幸运。”喜出望外的她,根据约定的时间来到这家公司。当天面试的人不少,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见到了公司老板,在和对方详细交流之后,老总决定让ally从客服坐席开始做起,积累行业经验。“虽然很基层,但工资却不低,所以我欣然接受了。”
然而上班两周后,她开始发现这家看似规模不小的电商企业,却暗藏许多“猫腻”,尤其是在缺乏业务规模的情况下,却不断在招人扩大规模。从规定的客服话术以及与所谓会员的通话交流中,她逐渐发现公司似乎是在通过层层推销所谓国际知名理财产品,获得丰厚的收益回报。
“后来有好朋友猜测,这可能就是个拆东补西的‘资金盘’项目,类传销性质的直销网络。”担心有违法风险,ally急忙辞去了工作,公司行政部门似乎对此也习以为常。在下了“贼船”之后,她再也不敢迷信所谓能够“直面”老板的直聘app应用了,“有些同学用直聘(找工作),结果也是和我一样撞了彩。”
传销机构,或许只是众多直聘平台中的一小部分客户,而且玩法似乎并不高杆。一心想创业的吴文俊,遇上的则是一波高智商招聘机构。他在某直聘平台上看到一则招募“创业合伙人”的信息后,被其中热情激昂的文案打动,心想与其自己白手创业,不如加入现成的创业团队,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换得认同和期权,从而实现“借船出海”。于是乎,他在app上主动联系了这家新形态电商平台的“创始人”。
“对方说一开始只有期权,底薪会很低,但业务能力强的人收入会很高,并强调行业未来充满潜力。”文俊回忆,这位“创始人”说自己操盘的是一个社交电商项目,其“去中心化”平台的流量优势,是传统电商模式下所无法比拟的,有着高效率,高粘性的特点。“而一开始,我就可以成为不用坐班的‘事业合伙人’,帮助公司朝二、三线城市拓展区域合伙人。”
从上到下,都是“合伙人”?细细琢磨感到奇怪之余,文俊开始研究起了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。通过查阅资料他发现,这位所谓的“创始人”其实只是一名微商代理,而且小有名气。而注册的公司,是为了能够在直聘平台上发展新“代理”,其所谓“去中心化”的流量平台,指的就是大家都在使用的微信。
“理论上只要注册个公司,就能够在直聘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,这的确是无解。” 文俊认为,微商现阶段虽不涉及违法,但如此大行其道的在直聘app上发展多级“下线”,也反映出了平台在企业判定与制度监管上存在缺失,“还有些营销机构利用直聘平台多次向我推送过产品广告,但这也已经见怪不怪了。”
“直聘”模式的初衷,是为了让企业与求职者之间产生更大的信任关系,并以聊天的模式切入招聘。但在实际的运作中,一些机构、团队、个人利用平台的漏洞,散布着大量不对称的招聘信息,导致直聘平台信任体系荡然无存。轻者耽误求职者时间,重者导致求职者上当受骗,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。
难道,在直聘平台上真的找不到“靠谱”的boss和工作了吗?
靠谱的boss早被“逼疯了”
“靠谱的企业主都快被蜂拥的求职信息逼疯了。”从事金融业近二十年的涂胜辛,可谓直聘app最早一批企业用户了。作为公司ceo,他曾经在这类手机应用刚出现时,就亲力亲为筛选适合公司发展需求的人才,并逐一耐心沟通。然而,随着一些直聘平台火爆起来,他却很快就将账号转交给人事部门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了。
“这个模式本身没毛病,作为企业老总我也不想错过人才,应聘者也能够通过直接交流找到对的老板。”老涂告诉懂懂笔记,由于使用直聘应用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,平台上的求职者质量也渐渐变得参差不齐。有些求职者甚至没看清岗位的要求,就开始“撩”老板,留言里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令人头痛。他透露,曾经在一天内看到应用里有近百个撩我的求职者,留言总共几百句,但最后只有两三个专业和能力对口的。
“当时公司还在创业阶段,什么都是我自己亲力亲为。我每天工作应酬加起来十来个小时,回到家里打开app后,还要筛选简历,精力上实在是招架不住了。”虽然在老涂的观念里,人才是永葆公司发展的第一生产力,但大量“人才”的资料集中轰炸,却已经对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影响。
有时候忙起来忘记了回复求职者的信息,他记得被反复追问“考虑得如何,为什么不回复……”更有非理性的求职者,因为专业或经验不对口遭到拒绝之后,当即“撒泼”,甚至采取过激的谩骂行为,让老涂倍感心累。
无奈之下,他就将简历初筛的工作交给前台工作人员,等到公司发展起来建立了人事部门后,这份海量工作终于逐渐回归到了传统方式。
“hr不是神,有时候也会错过一些黑马,但我只能要求她们在初筛简历的过程中尽量细心。”他告诉懂懂笔记,在人事部门接手直聘平台的初筛工作之后,过去这一年多后台投递简历的数量是在明显减少。或许,因为不是与老板直接沟通,所以求职者的意向也没有那么强。“我感觉在直聘模式和筛选机制两者之间,还欠缺一个平衡点。”老涂感叹到。
此外,据他透露在直聘平台上,还发现有部分机构或团队,假借应聘者名义,利用建立上传通道上传一些广告图片,其中小程序开发、企业报税、代开发票、平台刷粉等应有尽有,可谓见缝插针,无孔不入。
而发生在直聘平台上的这一切,都不禁让人想起曾经在分类信息平台上,那些资质真假难辨,招工资讯泛滥,小广告横流的乱象。这些号称互联网招聘神器的直聘应用,一边在为求职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,同时很多真正想招聘人才的企业也没有提高效率。难道求才与求职,就不能变得更加简单和直接吗?
在交流中,一位业内人士指出,部分运营直聘平台的互联网企业,在过度追求野蛮生长的过程中,还是忽略了准入门槛、初筛(匹配)制度的建立,忽视了审核机制的重要性。部分平台对于账户的查封规则,也仅限于违规向求职者收费这一类。
这种粗狂式管理,就使得很多别有用心的机构、团队或个人有机可乘,发布虚实难分的信息,让原本良性发展的直聘平台隐藏巨大风险,影响了直聘类应用的可信度。
或许,直聘平台也在喊冤,毕竟监管制度和游戏规则都建立了,但是经常会防不胜防,导致有漏网之鱼。但这个行当就是责任重大,只有重视不良信息的产生,从严把关才能在根源上杜绝种种乱象。也只有如此,所谓“直聘”模式才能在互联网招聘市场发挥高效、便捷的作用。
求职者都希望在“聊天”中,尽快能收获一份靠谱的工作;企业主也希望在高效“沟通”中,斩获一匹匹“黑马”。这事儿,是不是真的很难?